1950年代,我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鱼雷快艇中队长张敏(王心刚 饰)及战友李雄(张勇手 饰)带领“九九”号快艇全体战斗员到远离大陆的岛礁“鬼屿”设伏。因为此前国民党舰队依仗自己吨位大、火力猛,经常骚扰我东南沿海。敌李舰长(刘江 饰)常以此为傲。但我海军上校(里坡 饰)和沿海军民决心以弱胜强,教训狂妄的敌海军。几天后,敌舰又来滋扰生事,我快艇中队出奇不意出现在“鬼屿”地带,敌人猝不及防赶紧撤退。但在后续的海战中,“九九”号不幸被敌炮火击中,战士们含泪与快艇告别。张敏和刘涛(王毅 饰)受伤,大家忍着伤痛和饥饿,终于飘流到一个小礁上,与同时逃到小礁上的敌军溃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全歼了敌人。战士们划着缴获的小舢板,向祖国的方向驶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并演出 编 导 组:牛 畅 佟承杰 朱正本 张士燮 姚学诚 胡大德 谷 娣 孟兆祥 导 演:华 纯 摄 影:薛伯青 录 音:郭大震 化 妆:李洪泉 美 工:刘竞生 张敦仁 剪 辑:陈国强 助理导演:张 一 特技设计:佟翔天 马勋超 特技摄影:钟 岳 解 说:白景晟 制片主任:江亚光 主要演员:秦万檀 孟兆祥 罗棠因 罗棣因 宋世珍 鲁艺显 苏海玲 辛佩文 王金山 刘治普 张 毅 高国栋 李 光 陈小曼 独 唱:马玉涛 (特邀) 秦万檀 潘天惠 演 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 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合唱队 演 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 乐队 指 挥:王世儒 曲目: 01.国际歌 02.工友农友闹革命 03.西江月井岗山 04.毛主席领兵上了山 05.送郎当红军 06.当兵就要当红军 07.黄洋界 08.八月桂花遍地开 09.一杆红旗红遍天 10.苏维埃歌 11.告别老乡 12.十送红军 13.北上红军要出发 14.盼红军回故乡 15.红军不忘老故乡 16.会天亮 17.娄山关 18.杯杯美酒送红军 19.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0.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 21.翻雪山 22.越草地 23.长征 24.我们是铁红军 25.松花江上 26.勿忘九一八 27.统一战线打东洋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9.义勇军进行曲 30.八路军军歌 31.大刀进行曲 32.到敌人后方去 33.新四军军歌 34.我们在太行山上 35.游击队之歌 36.延安颂 37.咱们领袖毛泽东 38.南泥湾 9.红旗满天漂 40.东方红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经过 1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的. 这场大型歌舞给罗、刘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国途中经过沈阳,沈阳军区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招待晚会,演出了四首革命历史歌曲.刘亚楼看演出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根据地和解放区流传着一大批深受广大军民喜爱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有的一直传唱至今.当时正赶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迫切需要用充满革命激情的文艺作品去教育人民、鼓舞人民.不久,刘亚楼在杭州开会,见到了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刘亚楼对张双虎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中国革命历史懂得不多,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传统教育.前不久,沈阳军区唱了四首歌,你们空政文工团也应该唱几首.” 空政文工团经过研究,决定由总团副团长牛畅负责这项工作. 在组织创作人员讨论时,有人问道:“刘司令员怎么想起来让我们唱革命历史歌曲?”牛畅说:“听说在朝鲜访问时他看过一个大型歌舞.”这时舞蹈编剧佟承杰也说:“总政歌舞团去了,他们在朝鲜也看过这个大型歌舞.”于是,牛畅马上派人去总政歌舞团,要来了那场大型歌舞的中文节目单.节目单的总题目是:音乐舞蹈史诗《三千里江山》,内容既有歌也有舞,歌舞结合. 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仔细看了节目单后想起了一件事,他问牛畅:“我记得你在太行山时不是搞过一个大型活报剧吗?我看这个大型歌舞和你搞的那个活报剧差不多.” 之后,牛畅回忆了当年搞活报剧的一些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创作人员逐渐统一了思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创作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歌舞. 1960年,空政文工团决定派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等词曲作家,到江西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并指定由张士燮担任文学编辑. 在罗霄山脉刚刚披上嫩绿新装的时节,张士燮等人来到井冈山.他们踏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等县的山山水水.在茨坪敬老院一些老红军那里,他们了解反“围剿”斗争的情况. 井冈山远近闻名的“赖妈妈”赖秀发,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参加红军后又当上了宣传队员.张士燮等人找到她时,她的歌喉,还是像当年那样嘹亮动人,她激动地当场唱起了《送郎当红军》. 当时,张士燮等人在南昌正赶上了江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吉安专区的代表演唱了一首《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非常口语化,纯粹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出来的.唱词中掺杂了不少地方方言,加之旋律婉转优美,充分抒发了苏区群众送别红军时如泣如诉、欲言又止的真挚情感:“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飘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听到这歌声,张士燮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本子记下来并连夜整理,这就是至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十送红军》. 回到北京,张士燮等人又拜访了原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王长德.老人听说是征集革命历史歌曲,非常高兴,当时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嗨,张灯又结彩呀嗨,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除了搜集和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外,他们还把在1959年全军第2届文艺会演中的《葵花舞》、《飞夺泸定桥》和反映红军过草地的双人舞《艰苦岁月》进行了加工整理. 剧本成型后,空政文工团将它暂定名为《光辉的历程》,并将剧本送给了刘亚楼. 有一天,罗瑞卿从空政文工团的一位女演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排练一个300人的大型歌舞.那位女演员解释说:“听刘司令员说您和他在朝鲜看了一个大型歌舞,他回来后让我们搞的.”罗瑞卿说,“人家有3000人,你们才300人,我看你们别搞了!” 这事马上报告给了刘亚楼,刘亚楼听后生气地说:“我让你们唱历史歌曲,你们怎么搞了个大型歌舞?是谁让你们搞的?你们懂得什么是光辉的历程?” 这时,空政文工团的同志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议论,但大家还是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地排练着. 1961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人民日报》等几个主要报纸都刊登了《光辉的历程》即将公演的海报和消息. 当时,刘亚楼在长春,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马上给空军政治部主任王辉球打电话:“怎么又叫《光辉的历程》,还上了报纸了?” 王辉球主任在排练时连续看了一个星期,他认为这部作品绝对没有问题.但现在刘司令员追查下来了,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他带着文工团的几个同志去向刘亚楼作检讨. 刘亚楼说:“你们不要给我作检讨,你们去给罗总长作检讨吧,连罗总长的话你们也不听,你们向我检讨什么!” 从刘亚楼家里出来,大家沉默不语.这时牛畅说:“我们搞的实际上是个表演唱,我看改个名字,干脆就叫《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吧.”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于1961年8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演出,共在北京演出了8天,观众达2万多人,以后又进行了几场招待演出.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 对这部作品,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那些老同志看后更是赞不绝口.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剧照和曲谱,并发表评论,称之为“革命历史的颂歌”,“激动人心、亲切感人”、“受到了一次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 罗瑞卿看完演出后,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他对大家说:“你们乱给我讲嘛!什么歌舞,这明明是歌剧嘛!” 刘亚楼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说:“改得挺好嘛!我叫你们唱歌,你们举一反三,这样做就对了!有几个演员表演得很好.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工修改.我们空军的全体常委请你们吃饭,祝贺演出成功.”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共9场16景,演唱了46首歌曲.其中包括《秋收暴动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师歌》、《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南泥湾》等等.在艺术表现上,有合唱、有诗朗诵,有人物、有情节,有舞蹈、有演唱,每场都有主题并用朗诵词加以串联.当时在国内舞台上还没有“音乐舞蹈史诗”这一概念,究竟叫什么,在当时的首都文艺界曾引起了一番争论. 1962年5月26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三位元帅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委吴法宪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 应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请,空政文工团不久去了上海,在上海市人委大礼堂演出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达7.2万多人.这一年,上海市的文艺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团的思路,创作出了一部规模更大的节目,定名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部作品对中国的歌舞表演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时间进入1964年,周恩来在看过空政文工团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之后,便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这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便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1964年6月,张士燮等人正在创作《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第二部,这时,他们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东方红》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担任,副组长是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陈亚丁.领导小组成员还有时乐碕、胡国光、李伟等.下分文学组、音乐组、舞蹈组、舞美设计组.组长分别由魏风、乔羽、徐怀中、张士燮、任红举等同志担任. 1962年初,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李伟对《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名称提出修改意见,他认为,该剧以大合唱《东方红》和葵花舞作结尾,因此,名称最好定为《东方红》.李伟的这个建议很快就报给了周总理并最终得到批准.于是定名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划时代的艺术巨作,其创作队伍和演员的阵容都非常强大.演员以驻京各大文艺团体为主,同时抽调了南京军区、济南军区文工团等单位的演员,共3000多人,仅合唱队就有1000多人. 在《东方红》的序幕《葵花向太阳》后,共有8场,一直演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年,毛泽东主席看过以后,提出不要搞得那么长,演到新中国诞生就可以了.根据毛主席指示,删去了第七、第八两场.1965年,又将它拍成了彩色艺术片,共收入了序幕和一至六场.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在总结会上对空政文工团所付出的贡献和辛勤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一再提到,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在《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两个歌舞的基础上创作排演出来的.
1951年夏,新疆帕米尔高原。边疆军民的生活正受到特务组织的威胁。从外地娶来的新娘子古兰丹姆实际是女特务古里巴儿(谷毓英饰)假扮。她的到来勾起了解放军哨所战士阿米尔(阿木都力力提饰)的心酸回忆,本来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彼此却在早年失去联系。当假古兰丹姆得知这段童年往事之后,对阿米尔格外亲昵,以刺探军事情报。这一反常举动引起杨排长(梁音饰)的高度警觉。不久,敌人得寸进尺,偷越边防袭击哨所。可敌人的千算万算却没有逃过我军设下的天罗地网。杨排长将计就计,不仅揭穿了假古兰丹姆的真实面目,更是把这伙狡猾的特务一网打尽。阿米尔终于和真古兰丹姆(阿依夏木饰)再次重逢,在胜利的凯歌中迎接旭日东升。 片中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成为经典曲目,传唱至今。
梁洪(梁波罗 饰)本是苏中根据地的一名新四军干部。1943年上级派梁洪来到了设在上海的51号兵站,兵站对运往根据地的军用物资药品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前由于叛徒的出卖,兵站受到冲击。梁洪以上海帮会头目范金生的守门弟子“小老大”的身份出现在上海。他在我地下党组织的掩护下,与范金生的大徒弟吴淞巡防团长的黄元龙(邓楠 饰)拉上了关系。日寇情报处长龟田(李保罗 饰)对梁洪的出现起了疑心,命令情报科长马浮根(李维 饰)密切监视梁洪。在请客宴会上马浮根故意用帮会黑话来盘问他,梁洪轻松应答,马浮根虽疑惑却没有抓到把柄。龟田仍不死心,他用计想让梁洪暴露身份,不想被梁洪利用,反而使龟田与黄元龙发生内斗。就在龟田与黄元龙各怀鬼胎之际,梁洪已经做好了偷天换日的准备......
燕赤霞隐退江湖不久,黑山怪物躁动影响周边,昆仑派高手甚至都无法应付。燕赤霞信任的村中信使告知亡魂花的出现,村子周边出现的异样,并请求燕赤霞帮助,燕赤霞没有听从小怪物的劝诫,决定出山调查。原来,亡魂花是可以进入地狱之门的神奇马驹黄泉白马喜爱之物,燕赤霞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在拒绝了有好感的蝴蝶小怪的善意建议后,燕赤霞开始了调查之路。在调查的过程中,燕赤霞卷入宫廷阴谋,在处理完事情后,看着昔日兄弟为了保护太子而跟随大家以前痛恨的阉党,燕赤霞更加迷茫。回到兰若寺后,村民们已经等候燕赤霞多时,在拿出信使尸体后,燕赤霞坚定了帮助大家解决根源问题的决心。燕赤霞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来到最可疑的事发地莲花村,在莲花村结识了法力高强的神秘小和尚无尘,并在无尘的帮助下,击杀了危害乡里的大眼怪物。解决莲花村问题以后,燕赤霞与无尘分道扬镳,无尘在路上解决了攻陷太子驻地的花楼的蜘蛛怪物,而燕赤霞则根据线索进入黑山救到了被困的昆仑派高手。最终敌人黑血老怪出现后,燕赤霞在众人的帮助下,几经波折,最后艰难的合力击杀了这次危害乡里的祸患。事情告一段落,但危机并没有解除,黑山的另一波恶势力并未消失,而无尘来到兰若寺后发现地狱之门原来就在兰若寺的正下方!
在华北农村,佃户杨白老(张守维 饰)的女儿喜儿(田华 饰)和青年王大春(李白万 饰)正在相爱。地主黄世仁(陈强 饰)看中了喜儿,设下圈套,逼杨白劳把欠他家的六斗谷子年前连本带利还清。杨白老拿一冬的血汗钱七块五毛到黄家还利,被逼本利全清,否则用喜儿抵债。并硬逼他在女儿的卖身契上按了手印,除夕夜杨白老含恨喝下卤水自杀了,初一悲痛中的喜儿被抢进了黄家,不久被黄世仁奸污了,大春配合张二婶(管林仆 饰)搭救喜儿被发现,逃跑投奔了红军。后来二婶再次帮喜儿逃出了黄家,藏进了深山丛林里,喜儿靠捡奶奶庙的贡品和吃野果活命。非人的生活使喜儿的头发慢慢成满头白发。村子里有人看见,传说成收贡品的白毛仙姑。之后大春随部队回到家乡,展开减租减息运动,黄世仁利用白毛仙姑的传说企图动摇民心,为粉碎地主阴谋,大春带领乡亲夜间潜伏在奶奶庙,寻找白毛仙姑......
1948年10月,辽西会战开始。我军指挥部内,纵队政委(白平 饰)看着眉头紧锁的司令员韩东升(张世凯 饰)沉思良久。林彪司令员率东野在诱敌深入的情况下,已运动出很远,粮草给养必须自己解决。韩东升亲临阵地鼓舞士气。当部队到达黑山时,敌人把黑山炸成一片废墟,为收复黑山县城,部队打了几天几夜,敌我双方损失惨重。敌人以101高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在这里实行强攻,战斗已到了最残酷阶段,终于因寡不敌众,阵地被敌人占领。负责黑山地区的雷师长(邢吉田 饰)率部向敌人反攻,凶险的敌人竟用捆绑的男女百姓做“人肉盾牌”,逼近到我军阵地前沿,敌人的“寡廉鲜耻”行为彻底激怒了我军指战员......
海南贫家女吴琼花(祝希娟)被残暴的恶霸南霸天活活打个半死昏倒在地,幸得装扮成华侨富商的红军干部洪常青(王心刚)和他手下的及时相救,她才保全性命。伤好后,吴琼花立志投身革命,如愿以偿成为一员娘子军战士。 南霸天的寿辰日,洪常青混在众人中来到南府向他贺寿,见来者一身华侨富商打扮并奉上贵重寿礼,南霸天没对洪常青起任何疑心。夜深,吴琼花带领一名女战士化装成丫头潜入南府,准备见机和洪常青以及外面的同志配合一举拿下南霸天,但关键时刻,对南霸天恨之入骨的吴琼花贸然采取了行动。
员外曹林的续弦赵氏带着儿子苍娃来到曹家后,将曹林前妻之子曹宝山及其妻儿赶至下院,过着贫寒生活。适逢大比之年,曹宝山欲进京赴试,手中缺少盘缠,找其父求援。曹林私赠给他十两银子作路费,不料被赵氏发现,赵氏堵门夺银,并恶语中伤。曹宝山无奈,准备题诗卖画、沿街乞讨进京。路上遇见出门要帐回来的异母弟弟苍娃,苍娃听了事情的前后经过,埋怨其母不公,他慷慨地将讨回的五十两银子及身上的衣服赠给哥哥。之后,苍娃将自己的头部打伤,慌称是路遇强盗被劫,瞒过其母,并住到下院其嫂张氏处养伤,诓其母送来米面油盐,供给张氏和两个孩子生活。赵氏看出破绽,设下毒计,她假意将张氏和孩子接回上院,并以躲闲话为名,让苍娃到舅舅家暂住数天,暗中下毒药害死曹林,然后又嫁祸于张氏,贿赂县官,将张氏屈打成招,打入死牢。苍娃从舅舅家回来后,见状大惊,前往探监问情。他对母亲毒死继父、诬害嫂嫂心中不平,为救嫂嫂,自己承担了毒死继父之罪。县官因理屈心虚,只好放了张氏,将苍娃收监,决定秋后问斩。赵氏为夺家产而害张氏,不料反害了自己,她将家产花尽,仍赎不吃苍娃,落得众叛亲离,最后羞愧碰死在监门。进京赴试的曹宝山得中状元,钦命代天巡抚来到河南,在复审案卷中,发现了这桩奇案,经过提审苍娃,澄清了冤案,惩办了赃官。当张氏为表感激之情,买芦席来到刑场准备卷埋苍娃时,苍娃故意装死,和嫂嫂开了一个玩笑。张氏吓得昏死过去,醒来后得知丈夫中了状元,为苍娃平了冤案,转悲为喜,一家团圆。
1946年冬,人民解放军派出一支剿匪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张勇手 饰)带领下,深入土匪出没的林区,发动群众实行土改,同时打击盘距在深山里的土匪。一天,小分队在河神庙发现匪徒一撮毛(孟庆芳 饰)的踪迹,设巧计活捉了他,从他身上搜出一张先遣图,通过审讯得知,匪首座山雕(毕钰 饰)要在大年三十晚上摆百鸡宴为自己庆寿。经研究决定,派侦察英雄杨子荣(王润身 饰)化装成土匪胡彪深入虎穴,将来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杨子荣上山后,座山雕并不信任他,经过三番五次较量,最后又献上先遣图,这才打消座山雕的疑虑,他封杨子荣为上校团副和百鸡宴的大总管。杨子荣利用这有利身份对威虎山的军事布署做了全面侦察了解,并巧妙地将情报送了出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抗美援朝期间,美帝轰炸鸭绿江大桥阴谋破产后,敌人远东情报局不甘心失败,遂派遣特务马小飞(罗泰 饰)通过列车上当乘务员的女特务王曼丽(叶琳琅 饰)接头,同本溪开药店的暗藏特务吴济春(方化 饰)勾结,指使特务徐福祥(金林 饰)颠覆我军列未遂后,又将其灭口。我铁路公安处侦察科长高健发动群众展开反特防特斗争,自己则化名顾野平打入敌人内部,并让铁路报务员何兰英(宋雪娟 饰)协助自己的工作,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计划和潜伏名单。马小飞通过吴济春网罗大批流亡地主分子,妄想同时在三个不同地点破坏我交通运输线,结某阴谋被粉碎,吴济春被二楞子(李博 饰)击毙。一计不成,敌人又把定时炸弹安放在既将通过长岭隧道的列车上......
强巴(旺堆 饰)出生在颈带枷锁的西藏农奴社会。父亲因顶撞农奴主被活活打死。母亲(强巴饰)还不起世代欠下的阎王债,也被热萨旺杰(穷达 饰)折磨而死。奶奶(拾雀卓玛 饰)含辛茹苦把强巴带到十多岁。一天,饥饿的强巴因吃了寺庙里的贡果,被土登活佛(次仁多吉 饰)罚为哑巴。从此,强巴被旺杰收为家奴,过着非人的生活,倔强的强巴为表示反抗,从此不再说话。一天,强巴的好友铁匠格桑(小多吉 饰)的妹妹兰朵(白玛央杰 饰)告诉他,专为人民做好事的“菩萨兵”解放军来了。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假装和谈,派旺杰的儿子热萨郎杰(穷达 饰)会见解放军,强巴在途中既要当上马的堑脚石,又要背郎杰过河。长期的屈辱生活使他怒火满腔,他把郎杰从背上摔了下来。幸亏解放军及时赶到,强巴才免受惩罚。解放军治好了他的伤,还用马送他回去。但凶狠的郎杰命管家把强巴拖在马后想致他于死地......
黄梅戏电影。 冯素珍(严凤英)与李兆廷(陈文明)自幼同窗共读,及长订下鸳盟,但李家被奸臣陷害一贫如洗后,这门亲事遭素珍嫌贫爱富的后母王氏(黄福影)阻挠。素珍心意不变,将兆廷相约于后花园送银百两,又赠玉麒麟一支。王氏闻风赶到,以偷盗名义将兆廷送官查办,又把素珍许配富贵人家。誓死不从的素珍逃出家门,女扮男装来到京城找寻被王氏赶出家门的哥哥少英(熊少云)。 素珍遍寻不着少英,却见招考皇榜,灵机一动冒兆廷之名应试,打算得到功名时将兆廷搭救,不想竟高中状元,被爱她才貌的皇上招为驸马。不知如何是好时,前科状元、八府巡按张绍民前来将她拜会,一番寒暄,她认出绍民正是哥哥,兄妹两人开始共谋脱身之计。但圣旨召素珍即刻进宫与公主(潘璟琍)完婚。洞房花烛夜,再三推辞的素珍令公主起疑,被迫吐露真相。公主震惊之余,感动于她的情义,但皇上得知后勃然大怒。
1947年初,解放军华东部队在苏北七战七捷后,进行战略性转移,一营高营长(冯喆 饰)率领部队北撤,在山东桃村集结待命。不少战士和老乡都想不通,高营长和女村长赵玉敏(张瑞芳 饰)耐心给大家做工作。此时蒋军共出动25个师的兵力,企图造成南北夹击。我军在桃村大沙河阻击南线敌人六昼曰,主力部队集中到风凰山围歼北线的国民党李军长(阳华 饰)率领的七个师。高营长接到师长(陈戈 饰)命令抢占摩天岭高地,以阻击敌军张军长(项堃 饰)率领的增援部队,李军长率领的部队已被我军全歼并活捉李军长。高营长又率领部队乘胜追击张军长率领的部队,赵村长也带领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切断敌人退路,又绞断敌人企图炸毁桥梁的炸药导火线,保住了大桥。一场大战开始了......
1930年夏,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王玉珍饰)和大队长刘闯(夏奎斌饰),根据战略需要率赤卫队主动撤退——用韩英的话讲就是把拳头缩回来为了更猛烈地打击敌人。民团组织白极会首领彭霸天(陈金鹏饰)勾结保安团冯团长(曹增根饰)乘势卷土重来,韩英根据打入敌保安团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张副官(谢添饰)提供的情报,组织力量重创犯敌。敌人伪装撤退,意欲阴谋偷袭。韩英识破诡计,便和刘闯率员狙击。在掩护乡亲时,她不幸身陷敌手。彭霸天抓来韩母(刘淑琪饰),企图以母女之情软化韩英,韩英大义凛然地表达了自己献出生命都不会投降的高尚情操。但刘闯在失去与领导联络的险恶环境中,开始有些急躁频频出击。这时,敌人派遣特务王金标(彭洪钧饰)作内线,妄图伏击赤卫队,同时又欲处死韩英,张副官闻讯后,冒险救出韩英,自己不幸殉难。韩英脱险返队后当即处决叛徒,并配合红军主力,一举消灭白极会与保安团。终于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 该片曾于1962年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