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匪部以15个旅的兵力进犯延安。蒋介石狂妄地宣称:三天内要拿下延安,想以此换取他的主子美帝国主义的美元。敌三十一旅是前卫旅,他们已开始向延安疯狂地进犯。为了更好地争取时间,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我军某旅担负着保卫延安阻击敌人的任务。旅部分析了敌情,敌人若想进攻延安,则必须通过松树岭的咽喉要道。于是,旅部将坚守松树岭的任务交给了由旅部直接指挥的二连。二连指导员牺牲了,旅长便派苏强去指挥二连,并要他们在九二高地到松树岭坚守七天。当阵地几将被敌人攻占时,苏强与通讯员刘小林赶到了,他马上投入战斗指挥,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苏强到阵地后发现二连战士中存在着轻敌骄傲思想,便及时帮助他们纠正了这种思想,并组织战士们抢修工事,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这时九二高地的右翼阵地被敌人占领了,九二高地已失去了防守意义,旅部便命令二连撤到松树岭,坚守这一带的阵地。战士们对上级主动后撤的决定不理解,不同意撤退。但在苏强的说服下,执行了上级的命令。残酷的战斗在松树岭展开了,经过几天的战斗,敌人仍然是遥望延安寸步难进。这时狡猾的敌旅长一面组织军队正面佯攻,一面迂回松树岭,企图包围二连。苏强等发现了敌人的诡计,遂决定了对策,在游击队的配合下打退了敌人。敌人更加疯狂了,命令全旅炮击松树岭,战斗非常激烈……经过六昼夜的战斗,二连被包围了。为了争取时间,拖住敌人,坚决在松树岭完成坚守七天七夜的任务,战士们在苏强的指挥下,以顽强的意志、勇敢的战斗精神,最后打退了敌人,夺回了几乎失去的松树岭阵地。就在二连抗击敌人的七昼夜中,我军按毛主席的为了大量地消灭敌人,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的指示,主动放弃延安。同时,我军主力部队开始集中在金盆湾一线。这时青化砭战役的准备工作早已完成了。二连的战士们在苏强的指挥下及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完成了阻击任务,受到毛主席的表扬,并荣获了英雄连的称号。旅部命令英雄连撤出松树岭,战士们仍然不理解撤退的意义,思想上有些抵触情绪。可是,当他们撤到青化砭,见到满山遍野的比敌人多三四倍的大部队时,才了解到打打退退以及在松树岭抗击七天七夜的战略意义。敌人狂妄地进入延安后,一心要找主力部队决战,结果中了我军诱敌深入之计,敌人的前卫三十一旅便被引入在青化砭所设下的袋形阵地里。当敌军大队进入我伏击区时,青化砭战役便打响了。号称常胜旅的三十一旅全部被歼。我军胜利结束了伟大的青化砭战役。
黑暗的年代,世道离乱,人的尊严和生命比纸还贱。拥有悲苦人生的中学生林道静(谢芳 饰)一度试图蹈海自杀,关键时刻却被来自北大的余永泽(于是之 饰)救下,从此她的人生有了曙光和转机。因不满校方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林愤而辞职,辗转来至北平见到了余永泽。几经周折与磨难,两个有情人终于走到一起。无奈随着局势的风云变幻和长时间近距离的相处,林和余二人的思想分歧越来越大,在一次集会上,林邂逅共产党人卢嘉川(康泰 饰),她从对方手中得到许多进步书籍,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也让她恍如大梦初醒一般,渐渐明了存在于世的意义,以及人生奋斗的方向。从此,林道静走上了一条极不平凡且充满危险和考验的革命之路…… 本片根据杨沫的同名自传体长篇小说改编。
河南省某公社小吴庄生产队,在夏粮获得好收成后,趁墒抢种,掀起了新的生产高潮。队里的饲养员刘自得,在大忙季节以借牲口拉饲料为名,偷用队里的大红马给自己磨面,并与邻队小商贩徐富贵合伙做生意,卖熟食赚钱。刘自得自发思想严重,终日幻想:“来年盖三间新瓦房”。当社员们批评他不该占用大红马耽误秋种时,他却依仗自己有喂牲口的技术,以交鞭子要挟生产队。刘自得的亲家、共产党员、老贫农吴广兴在大队长的支持和全体社员的积极拥护下,接过鞭子,挑起重担。吴广兴缺乏喂牲口经验,但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农、饲养员学习。为了医好由于刘自得加套磨面累病了的大红马,他日夜守在饲养室,千方百计精心护理病马。他听说病马爱吃咸的,他就拿家里的高粱去换盐,并且为了多换些盐,他把老伴最心爱的老母鸡拿出去换成盐。为了能让病马尽快好,他把自己吃的饭也给病马吃了。吴广兴的老伴吴大娘,怕得罪刘自得影响儿女亲事,责怪吴广兴不该接这工作。吴广兴对老伴耐心帮助,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她。吴大娘思想上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决心和吴广兴一起把饲养工作做好。刘自得想利用儿女亲家的私情借牲口给自己磨面,遭到吴广兴的拒绝。而后,他又以代替何太看牲口为借口,偷将队里的牲口牵回家磨面。事情暴露后,队长和吴广兴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刘自得不但不接受批评,检查自己的错误思想,反而说吴广兴“偷料喂猪”,要他交代。吴广兴对刘自得的诬陷和无理取闹,毫不惧怕。后来,刘自得的女儿爱勤说明了事情真相,同时,共青团小组长冬梅又揭发了刘自得做生意的事实。对此,刘自得还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思想,在徐富贵的怂恿下,又答应再干一回,结果,徐富贵对大红马打了一冷鞭,使大红马受惊几乎落驹。这时,刘才感到问题严重,惊慌失措。吴广兴抓住时机进一步对刘进行帮助和批评,指出了这一系列错误事实,并严厉指出这种思想的危害性。至此,刘自得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丢掉个人打算,跟着大家走集体富裕的道路。两年后,小吴庄生产队的大牲畜在吴广兴的精心饲养下,已是膘肥马壮。吴广兴受到全体社员的爱戴,刘自得也有了进步。
此片是一部神话故事剧。秋翁(齐衡 饰)爱花如命,枯死的牡丹经他的手也能复活开花。此事传开后,财主张霸(王岚 饰)打起坏主意,借机敲诈未果,便唆使张衙内(关宏达 饰)等泼皮进园饮酒作乐,高兴之下他让秋翁把花园送给他,秋翁不允,张即让手下将花园砸毁扬长而去。深夜,伤心的秋翁整理着被毁的花园,突然,牡丹仙子(王小蓉 饰)化作村姑出现在秋翁面前,做法将落花返枝,秋翁惊咤不已。张衙内闻讯后,诬秋翁妖法惑众,勾结官府将秋翁下狱。受贿的贪官本想重判秋翁,花仙施法大闹公堂,并惩治了作恶多端的张衙内。获释的秋翁回到园内,只见蝴蝶飞舞,百花盛开...... 本片根据《今古奇观》中《灌园叟晚逢仙女》改编。
解放前陕甘宁陇东地区,在人民政府的教育和倡导下,寻常百姓的民主意识逐渐加强。农家少女刘巧儿(新凤霞 饰)人如其名,心灵手巧,貌美如花,纯朴善良。她自幼竟父母包办许配给邻村赵家庄的赵柱儿,但是巧儿在劳模会上喜欢勤劳憨厚的小伙子赵振华(张德福 饰),于是心中暗下决定,要回家敦促父亲退掉婚约,自主结婚。与此同时,大地主王寿昌垂涎巧儿美貌,遂怂恿刘媒婆找到巧儿爹刘彦贵。巧儿爹贪图王财主的财礼,故在女儿面前谎称赵柱儿是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此言甚合巧儿之心,于是赵刘两家婚约取消。但是巧儿很快便得知父亲将自己许给了王财主,而她和赵振华的误会也终于大白天下…… 本片根据1943年袁静剧本《刘巧告状》和说书演员韩起祥的说唱《刘巧团圆》改编。
火车站月台,一时疏忽的李化(李力 饰)怎么也想不到刚出差回来,就把装有秘密图纸的公文包丢失了,公安局丁局长(邢吉田 饰)闻听后,通知在医院养病的侦察员石云(田华 饰)出院领受任务。石云即刻着手调查,走访过程中,老中医古仲儒(刘季云 饰)纳入了侦察视线。石云的丈夫陈亮(王心刚 饰)是军区保卫干事,在上级的安排下,他主动结识了演奏家方莉(师伟 饰)。石云通过各方调查,发现厨师叶长谦(李壬林 饰)有重大嫌疑,被捕后的叶长谦百般抵赖,还想毁掉图纸,被石云当场识破。经分析发现古仲儒就是幕后操纵者,方莉就是他的同谋,在方莉谎称姐姐生病要前去深圳,中途要接个老中医为其看病时,收网的时机到了......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某部排长张志坚(张平 饰)率部掩护部队转移,在与敌激战几昼夜后,弹尽粮绝,张志坚命令战士们从断崖处突围。由于负伤动不了,张志坚、炊事员老王(杜德夫 饰)和连部通信员刘海泉(孙羽 饰)及战土齐得贵(张锡奇 饰)落入敌手。敌政工处长(李林 饰)为了查找我部队转移前埋藏的兵工厂器械和粮食,对他们三人用尽酷刑,并对张排长实施了美人计,均无结果。又让叛徒齐得贵对老王和小刘进行劝降,也不奏效。丧心病狂的敌人抓来了张志坚的母亲(胡朋 饰),演出了母子相看对方受刑的“苦肉计”,亦未奏效。最后,老王因伤重去世,小刘也壮烈牺牲,张志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本片根据歌剧《钢骨铁筋》改编。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某地。我八路军的一座兵工厂突然发生爆炸,保卫部周部长(浦克 饰)断定是敌人所为,急令侦察科王科长(庞学勤 饰)立即侦办,同时派部队搜索追踪。王科长在搜索途中,发现在一座古庙附近有一具尸体和两把刀,周部长认为古庙里大有文章,他安排王科长以养病为由带虎子(李希达 饰)进庙侦察,奇怪的是庙里只有一老一小俩和尚。小和尚(陈克然 饰)原本不是哑巴,五年前,庙里香火正旺,突然冲进来一伙匪徒把正在念经的众和尚全杀了,幸存下来的小和尚被害成哑巴。通过日夜侦察,王科长发现这里潜伏着一个极其危险的地下特务组织,他们直接受日本特务机关领导,而且正策划下一步破坏活动。紧急时刻,王科长以检查身体为由,准备回去向上级报告。老和尚(田烈 饰)暗窃,准备在途中对王科长下手,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1949年,解放海南岛战役打响了。四野某部连长肖汀(李长华 饰)率部追至海安镇发现,岸边所有船支都被洗劫或炸毁,无意中发现几艘渔船。他未经请示,强行征用,遭到养父丁司令(冯一夫 饰)的严厉批评。解放军严明的纪律感动了百姓,他们纷纷献出自家的渔胳,并帮助战士们掌握渡海经验,由于部队缺乏海上作战方法,不少战士晕船,部队组织战士们先在海滩上“旱练”打消对大海的恐惧心理。1950年4月,渡海作战开始,担任舵手教练的金小妹(田华 饰)不顾肖汀不让她上船的劝阻,藏在船舱参加了渡海战斗。途中,我木船和敌舰相遇,肖汀和二班长(李延秀 饰)趁烟雾绕到敌舰视角盲区,用炸药将敌舰炸毁......
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靳恭绶(于洋 饰)、顾达明(简瑞超 饰)、杨如宽(杜熊文 饰)、余宏奎(刘冠雄 饰)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离乡相遇,在济南结为拜把兄弟。不久,由于出身信仰的不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期间他们还结识了谢辉(王蓓 饰)和刘芬(吴慧明 饰)两位女学生。北伐的胜利召唤他们来到武昌,靳恭绶等人考入中央军校,师从共产党员赵锦章(史进 饰),余宏奎则投奔了国民党参谋薛建白(林岚 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分裂,蒋介石大肆捕杀共产党人,“马日事变”暴发后,已经加入共产党的靳恭绶和顾达明闯入敌营救出身受重伤的赵老师,并遵从赵的遗训回武汉找党,而余宏奎则在大革命的风囗浪尖上彻底投降了敌人......
1938年,我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坏后,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孙道临)来到上海,白天他是一名商人,晚上则躲在阁楼间收发电报,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党组织同时安排纱厂女工何兰芬(袁霞)与他假扮成夫妻。两人在工作中产生真情,结为真夫妻。 日军通过一系列手段发现 了阁楼间的电台,李侠被捕,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终守口如瓶,致使日军以为他仅是为商业电台工作,将他释放。日军投降后,李侠夫妇又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电台被国民党发现,李侠接到到紧急撤退的通知,但此时,他又收到两份极为重要的情报。
1946年,结束了八年抗战,中华大地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巩固革命根据地,我军决定对东北地区的匪帮余孽进行清剿。臭名远扬的座山雕(贺少华 饰)正是亟须清剿的重点,但是该匪狡猾残暴,他盘踞威虎山,祸害夹皮沟,引得当地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加上地势险要,匪情复杂,成为我军不得不审慎对待的一个对手。针对此情况,某部团长少剑波派侦察排长杨子荣(童祥苓 饰)假扮匪徒上山送联络图,博取座山雕的信任。孤胆英雄,深入虎穴,唱响智取威虎山的好戏…… 本片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故事改编,是文革期间经典的样板戏之一。
朝鲜战争打了三年以后,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座在了谈判桌上。但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经常派特务越境收集我方情报,三八线上成了第二战场。美军戴维斯上校(道洛霍夫 饰)准备派遣间谍到北朝鲜找日本潜伏特务山本太郎(张展望 饰)取回002情报。甄别再三,他把任务交给了乔三(王运庭 饰)和崔春生(裴有犹 饰)。因为崔在日本特务机关受过训练,且他又是朝鲜人,还被特务机关洗过脑。俩人越境找到山本太郎,拿到002情报,在返回的途中,崔腿被打伤,躲进了阿妈妮家中,言谈中被阿妈妮发现了破绽,崔春生打伤了阿妈妮(王伯玲 饰),俩人落荒而逃。最终落入我志愿军和人民军之手。经证实,崔春生竟是阿妈妮的儿子......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著名导演孙瑜执导,魏鹤龄主演;其主要剧情为:影片选择了造桥、建庙、角楼三个故事贯串而成,着重表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巧匠鲁班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化身,证明了不平凡的奇迹都是从平凡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春秋战国时代,有位巧匠叫鲁班,传说中人称“木匠之祖”。 一日,鲁班途经四川某地,看到一座建造中的大石桥。依造桥的赵掌墨师的设计,桥身不能合拢。 鲁班凿了一块大石头,送给了快要出嫁但买不起嫁衣的穷姑娘翠儿。在石桥合拢的关口翠儿献出了石头,桥造成了,翠儿的嫁妆也不愁了。 江南某地造宗庙,规定要用黄荆树做正梁,朱砂石做亭盖,造庙的张掌墨师很犯愁。鲁班想出了“鲁抬梁”、“土堆亭”的办法,使宗庙得以建成。 皇帝要造四座宫城的角楼,规定每个角楼都必须有九根梁、十八根柱、七十二条脊。许多设计建筑的掌墨师都无力达到这个要求,一连七个名师被皇帝所杀。最后,这项工程落到李掌墨师身上,可他也无能为力。鲁班闻知此事,昼夜苦思,几日之后,他请一个叫巧儿的姑娘按自己设计的尺寸,编成一个麦秸秆蝈蝈笼,送给李掌墨师。李得以启发,终于将角楼建成。
重庆解放前夕的1948年,自知良日不多的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屠杀。江姐(于蓝)在丈夫被杀后,收拾心情来到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革命,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她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赵丹)被捕并被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国民党先后对许云峰和江姐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妄图从他们口中得到有关地下党的线索,告失败。而在肉体被折磨时,许云峰和江姐精神上反是越挫越勇,他们带领狱友小萝卜头(方舒)等同国民党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重庆解放在即,许云峰、江姐等人通过在集中营装疯卖傻10余年的华蓥山区党委书记华子良与外面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开始策划越狱行动。
1950年代未,雷锋(董金堂 饰)从鞍钢入伍,成为沈阳军区某部一名汽车兵。入伍后的雷锋保持一贯革命本色,扶危济困,乐于助人,而自己则一直以艰苦朴素为荣。一次和战友王大力(杨贵发 饰)在河边洗衣服,发现雷锋一双破的不能再补的袜子舍不得扔,王不解地问雷锋:你就一个人,怎么还舍不得花钱换双新袜子,钱存着干嘛!雷锋笑而不语。不久王大力家乡闹灾,他以王的名义寄去了钱,去差去辽阳,得知当地洪灾,他以一个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出200元。雷锋还担任驻地校外辅导员,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孩子们。星期天去看病,路过一个建筑工地,他参加了一天义务劳动,执行任务回连队途中,冒雨送老大娘回家。雷锋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战友,大家都自觉象雷锋同志看齐......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此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表演色情,格调低俗。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剧中,杨玉环的饮酒从掩袖而饮到随意而饮,梅兰芳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繁重的舞蹈举重若轻,像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甚高,演来舒展自然,流贯着美的线条和韵律[1]。可惜梅兰芳拍摄京剧电影《贵妃醉酒》时虽然功力深厚,毕竟已年过花甲,对高难度动作有所改动。所幸梅派艺术后继有人,令该剧仍然常演常新。 剧源何处 有资料说此剧源自昆曲剧目,由其唱词结构可见一斑,尤已开场的[四平调]为京剧珍品。该剧的突出特征是载歌载舞,通过优美的歌舞动作,细致人微地将杨贵妃期盼、失望、孤独、怨恨的复杂心情一层层揭示出来。如杨贵妃前后三次的饮酒动作,便各有不同:第一次是用扇子遮住酒杯缓缓地啜;第二次是不用扇子遮而快饮;第三次是一仰而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开始时她还怕宫人窃笑,因而故作矜持,掩饰着内心的苦闷;但酒入愁肠愁更愁,最后到酒已过量时,心中的懊恼、嫉恨、空虚……便一股脑地倾泄出来。再如三次“衔杯”的动作,也将杨贵妃从初醉到醺醺醉意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这些歌舞化的动作,也体现出杨贵妃骄纵任性和放浪的性格内核。 京剧中的诸多旦角流派以及各地方剧种也有此剧的演出,但从流行程度而言均无法与梅兰芳相比肩,即便是曾有评论认为的“南欧北梅”(据称梅是美中见醉,欧是醉中见美)的欧阳予倩的版本亦未能真正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