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国民党军队还盘踞在华东沿海的几个岛屿上。他们利用这些岛屿作为立脚点,派大军舰抢劫渔船,拦阻航运,破坏祖国的和平建设事业。为了保证渔业生产,保证航运安全,我年轻的人民海军东海舰队派出了“赤峰号”军舰进行护航。“赤峰号”的舰长铁海雄,对敌人的骚扰极为愤慨,他恨不得一下子就将敌人消灭。司令员及时批评了他,使他终于清醒过来。他和政委在舰上组织全体同志献计献策,发扬军事民主,制订出了新的作战方案。他们准备把敌人的太字号军舰引诱到我们鱼雷快艇设伏的羊角岛,用鱼雷攻击敌舰。在战斗打响之后,敌人出动了三艘太字号、两艘永字号军舰,使“赤峰号”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赤峰号” 的三号舱被击中进水,水兵大老梁受伤,他和战友小刘用身体堵住了漏洞,使“赤峰号”坚持开到了羊角岛。我军埋伏的六艘鱼雷快艇急速出击,用鱼雷攻击敌舰,敌舰顿时起火。“赤峰号”铁海雄舰长命令集中全舰的炮火,向敌舰轰击,敌舰中弹,逐渐沉人了海底。我年轻人民海军东海舰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久,我军乘胜解放了大山岛。
东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鲁淮生从县里开会回来后,向广大社员提出:挖通老龙沟,把洼地变稻田。社员都表示赞成。 惟有保守、怕事的社长章明楼认为冬季应抓副业,照样能增加合作社的收入。挖老龙沟一旦达不到预想的目的,既费钱又费力。会计福顺也附和这种意见。鲁淮生想尽办法争取章明楼同意把洼地改为稻田的计划。可是,章明楼却得到了上级区委方政委的支持,决心扩展副业,把鲁淮生的计划压了下来。 鲁淮生在区委会召开的生产计划会议上,他直爽地反对章明楼的提高农业产量百分之二的计划,要把农业产量提高百分之二十。这一下将方政委和章明楼吓住了。方政委说他无组织、无纪律,要他检讨。鲁淮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开始和二黑、凤梅、大祥等几个青年人进行调查和测量工作。这一边,章明楼则大量展开副业生产。会计福顺就乘此机会浑水摸鱼,暗中拆放高利贷,把合作社弄得乱七八糟。 福顺挑拨两个社长不和,说鲁淮生要夺社长的职位。章明楼听后,禁止女儿云屏再和鲁淮生来往。可云屏支持鲁淮生的计划,为此父女吵了起来。鲁淮生将老龙沟的土送去化验后证明十分肥沃,正准备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此事。碰巧发觉章明楼和福顺到邻村套买肥猪以非法获利的事。将此事反映到方政委那里后,方政委认定鲁淮生是个人英雄主义作怪,命令他停职反省。鲁淮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将事实经过写信,由凤梅进城转交到县委书记王政委手里。 王政委支持鲁淮生开垦老龙沟,提高农业生产的计划,派李副书记和风梅一起来到东庄,进行实地调查。李副书记查清了合作社的账目,揭露了福顺投机倒把,损人利己的破坏阴谋。 章明楼在事实面前终于醒悟,明白了鲁淮生的计划是对的,春天到了,鲁淮生的计划在上级的支持下,终于得到实现,全体社员都兴高采烈地参加了老龙沟的挖掘工作。
民国初年,冀鲁平原。长工梁宝成(杨在葆 饰)在龙潭街组织佃户大闹元宵节,遭到地主贾保轩(李纬 饰)残害,儿子梁永生(潘军 饰)被迫远走他乡。20年后,己经和翠华(史淑桂 饰)成亲的梁永生(杨在葆 饰)回到家乡宁安寨。家乡依旧豺狼挡道,欲报家仇的梁永生再次遭到保安队的镇压,只得携妻儿逃离故土。历经千难万险,他终于找到穷人的队伍——八路军。参加革命后,他被派回宁安寨,但任临河区区长,他以临河区人民政府名义发布公告,责令贾玉圭(李纬 饰)等地主阶级执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交纳救国公粮,并实行“二五”减租,减轻农民负担。贾玉圭和据点日寇石黑(虞桂春 饰)相勾结,妄图对我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扑......
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后,白匪军卷土重来,红色根据地一夜之间变了颜色,到处充满了血雨腥风。玉梅(田华 饰)的家乡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来不及转移的赤卫队干部和红军家属惨遭毒手。侥幸逃脱的玉梅受到叛徒马玉辉(李林 饰)的百般纠缠,多亏马玉辉妻子协助,玉梅总算逃脱了魔爪。在去东山寻找党组织的途中,遇见另外两个女党员,她们是惠珍(杜凤霞 饰)和秀英(李萌 饰),她们也是被迫上山找党的。三人成立了党小组,玉梅任组长,她们发誓一定找到党组织,领导群众坚持地下武装斗争,等红军打回来,为死难的乡亲报仇。有一次,山上的通信员小程(王春英 饰)到玉梅处取为游击队准备的干粮时,被敌匪首(周文斌 饰)带人包围,为掩护同志脱险,玉梅挺身而出......
50年代初,为解放卧鱼山岛,人民解放军海军基地司令部委派第三炮艇大队大队长李龙江率队侦察敌岛火力配备情况。李龙江率队隐蔽在离卧鱼山岛不远的龙门港。他们在当地渔民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下,破获了敌人的一个情报组。敌人暗藏的另一个情报组将李龙江等人的活动情况向卧鱼山岛敌潘司令和牛司令报告。敌人企图用一艘运输船引诱解放军炮舰出港,以便围歼。李龙江识破敌人的阴谋,在渔民的帮助下,再歼灭敌情报组,使敌人完全失掉耳目。敌运输船从卧鱼山岛启航后,解放军何政委即率一炮舰中队拦击,并拖住了敌增援舰队。 这时,李龙江率炮舰队深入卧鱼山岛 港口,进行火力侦察。惊慌失措的敌人以为解放军的炮舰要攻占港口,便全力迎战,从而暴露了全部火力部署 。李龙江完成侦察任务后,率队胜利返航。于是,解放军陆海空军协同作战,紧密配合,全歼敌人,使卧鱼山岛获得解放。 编剧:海军政治部文化部
1950年代,全国性剿匪战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盘距在云雾山的残匪吴济天(李宗林 饰)部作着最后挣扎。田冬生(白英宽 饰)带领剿匪战士开进土匪驻地吴家寨,在稻草堆里发现方大嫂,老贫农周庆福(张延 饰)也赶来向田冬生介绍吴济天的密洞情况。焦五(田烈 饰)发现解放军进寨,火速通知吴济天,双方发生激战,撤退时田冬生被俘,被投入水牢,他伙同水牢被押同志将送饭匪徒打死,一并逃回驻地,连长(王枫 饰)批评了田冬生侦察中的轻率行为。团长(马世达 饰)掌握吴济天情况后,令全团进军吴家寨,溃逃的敌人被迫分散行动。朝鲜战争的爆发令吴济天心头一喜,但接二连三的行动失败也让他踏上一条不归路......
电影《东方红》的拍摄,对1964年的舞台演出版本进行了必要的删减。把舞台剧原有的8场,只选取了序幕“东方红”和前6场的“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而后两场的“祖国在前进”和“世界在前进”,则遵照毛泽东的意见,没有收入到电影画面中去。 在拍摄演出过程时,大部分画面采用多机位拍摄,而舞台上的许多集体亮相和群众演员的造型,则采用舞台全景和台下观众相互融合在一个画面的广角镜头,以显示出舞台演出的盛大规模,同时,也是把周恩来所反复强调的“不要离开舞台”的指示,很好地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从而使整部电影画面流动,情景交融,而不是机械式地一个机位固定拍摄。所以,拍摄完成的舞台艺术纪录片,既丝毫没有脱离舞台,又大胆创新,把舞台演出和艺术纪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今后同类样式的电影拍摄,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金沙江畔藏族地区,国民党勾结大土豪仇万里,企图阻挠红军渡江北上。仇万里让爪牙假扮红军劫走土司桑格的独生女珠玛, 挑拨土司和红军的关系。 红军则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救出珠玛,渡金沙江开拔到藏区边界。仇又抢先潜入藏区。言称珠玛已被红军所杀 ,提供弹药武器让土司打 红军。为揭破敌人谣言,红军指导员金明带一个班掠送珠玛回家。但奉命给土司送信的战士被敌人杀害。 危急时刻,金明冒险上山与土司谈判,土司信疑参半,派亲信下山探看虚实。不料使者又遭仇万里暗算,他带伤到红军驻地,说明情况。在仇万里的唆使下,土司正要杀害作为人质的金明,珠玛带红军赶到,向土司揭露了敌人。 仇万里慌忙逃窜,坠人金沙江毙命。红军打通了道路,继续北上。
开山的人 (1976)故事梗概 1964年,被错误路线下马的紫云山隧道工程重新启动,“硬骨头工程队”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队长鲁海不仅善于与天斗、与地斗,更善于与人斗。没条件创造条件也使工程启动。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他们解决了吃水和材料问题。反革命分子工程师陈克利用工程处长梁志祥制造混乱。施工开始后,又出现流沙,陈克借机挑动梁志祥提出少慢差费的绕过“铁路禁区”的方案。鲁海在辩论会上据理力争,坚决向“铁路禁区”宣战。陈克进一步制造塌方事故,把鲁海等七人埋在隧道里。鲁海设法向党委汇报所发现的敌情,党委领导大家抢救,七人安全脱险。后,梁志祥下令封闭隧道,想蒙混过关。鲁海用事实批判了他的错误思想,并揪出了陈克。在事实面前,梁志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上下团结一致,打通了紫云山隧道。
本片讲述了性格火辣爽直的李双双(张瑞芳 饰)爱管闲事,对自私爱贪生产队便宜的人直言快语当面指责。她的丈夫孙喜旺(仲星火 饰)却和她相反,胆小怕事爱面子还大男子主义。生产队修水渠,李双双和几个闲着在家没事的妇女去参加劳动,喜旺大为恼火叫李双双在家做饭看孩子伺候他。为此,两 人大吵了一架。双双向生产队提意见,反应对妇女评工分计分混乱不认真,又向公社党委揭发当记工员的喜旺、副队长金樵(刘非 饰)和社员孙有(崔文顺 饰)干活不负责任、投机取巧多记工分。她被群众选上了妇女队长后,喜旺怕以后管不了双双,给她约法三章,双双不答应,喜旺生气离家赶着马车去搞运输了。孙有夫妇攀高枝要把女儿桂英嫁到城里去,桂英早有喜欢的人了,跑去找双双帮忙把来相亲的对象打发走。孙有老婆找到双双大闹,正好让刚回家的喜旺碰上,喜旺再次生气离家...... 本片曾于1963年获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配角奖。
1951年,大漠如烟。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与残存的国民党兵匪在沙漠中摆下别样的战场,颗颗子弹带看仇恨射向面目狰狞的敌人。通过激烈的战斗,除了匪首金冶中(程之 饰)及两个匪兵逃脱外其他敌人全部被歼灭,打扫完战场,负伤的班长钟永胜(冯喆 饰)带着战士李玉根(于明德 饰)和小姜(牛犇 饰)继续沿着敌人马蹄留下的痕迹追击。天公不作美,陡然的狂风吹消了沙漠上一切痕迹,敌人朝哪个方向逃走了呢?诸葛亮会后,他们兵分三路追击。小姜最先追上匪首并毙敌军马和一个匪兵,而自已也负伤,幸亏钟永胜和李玉根及时赶到,继续追击未路之敌。他们在水站旁击毙了另一名匪徒,金冶中又逃脱了。钟永胜的伤势由于得不到治疔,在干旱的沙漠里急剧恶化,不幸牺牲。李玉根和小姜泪目相望,发誓要给班长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