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廷布(不丹首都):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第三部故事片注定要是全然不同的。不同于它的前两部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The Cup)和《旅行家与魔术师》(Travellers and Magicians)——VARA,在梵语中意为恩赐或护佑,本片将会有一套专业演员阵容,其中有些还是宝莱坞的著名影星。 以印度著名诗人和小说家Sunil Gan-gopadhyay的小说《血与泪》(Blood and Tears)为蓝本,这部电影将会是印度式的。部分可能参演的主演包括Imran Khan, Shahid Kapoor, Shahana Goswami, Mamatha Bhukya, 以及Padmapriya Janakiraman。 片子在斯里兰卡或者南印度拍摄。VARA发掘理解、慈悲、牺牲、无我等在真实生活中的典范。它赞颂女性的坚韧,挖掘种姓制度和信仰的层次体系。 【Vara】讲的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印度教寺庙舞者和一位低种姓的雕刻家相恋……冒着两个人的生命危险,她秘密答应成为雕塑家的模特……在一个偏远的村庄,女孩儿为了保护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电影中一些村民会卷入纠缠的恋情和社会期望,整部片子也充满了印度传统舞蹈的场面。 以他一贯的幽默感,仁波切说,由于使用一个偏僻的语言制作,片子或许会变得无聊以及在商业上失败。但是,他强调Vara是与众不同的。“我非常紧张,因为它是与众不同的,”他说。Vara的主题包涵了很多复杂的议题,诸如种姓制度,婆罗多舞蹈——一种极为玄奥、深邃、广大和无限的灵性舞蹈。演员将不会是他的学生或者与他有关系的人,而是宝莱坞的演员或者一些独立演员。他计划很快就在孟买会见演员们。“所有这些将会使这部电影让我紧张不堪,我不能再使用『仁波切的专政』了,”他笑着说。由于一直是婆罗门舞蹈和卡纳塔克音乐(印度音乐传统来自古老的「婆摩吠陀」(Sama Vedas)经)以及胜天(Jaya Deva)的《牧童歌(Gita Govinda)》的粉丝,仁波切此番确实准备接受挑战了。
赫萝西亚(切洛•桑托斯-孔奇奥 Charo Santos-Concio 饰)本是一名与世无争的老师,却因为平白无故遭到诬陷而被关进了监狱,面临着三十年的监狱生活。在这漫长的三十年即将接近尾声之时,赫萝西亚的冤屈被平凡,她被无罪释放了。原来,赫萝西亚在监狱里最好的朋友皮特罗(Shamaine Centenera 饰)承认当初正是自己诬陷了赫萝西亚。就这样,赫萝西亚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社会中。 三十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这期间,许多事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赫萝西亚的丈夫已经去世,儿子莫名失踪,女儿背井离乡。赫萝西亚开始调查这场阴谋背后的真相,发现这一切和自己的前男友(Michael De Mesa 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卡嘉(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饰)曾经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然而,一场可怕的恐怖袭击让她在瞬间失去了丈夫奴里(努曼·阿卡尔 Numan Acar 饰)和年幼孩子。爆炸的始作俑者是一对“新纳粹分子”情侣艾达(汉娜·希尔斯多夫 Hanna Hilsdorf 饰)和安德烈(乌尔里奇·布兰德霍夫 Ulrich Brandhoff 饰),两人很快就遭到了逮捕等待庭审。 在庭审中,艾达和安德烈的律师指出卡嘉夫妇曾经参与过贩毒活动,同时他们自己也曾经吸食过毒品,这一劣迹的曝光直接影响了法官对案情的判断,最终,这对情侣因为证据不足而被无罪释放。悲愤和绝望之中,卡嘉决定通过自己的双手来为家人们报仇。
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影片《哪里是我朋友家》的拍摄地点柯盖尔就在这个地区,导演带着儿子驱车前往那里寻找影片中的演员。父子俩沿路接触到的一个个劫后余生的村民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哀神态,而是积极投身到震后的重建工作,更加珍视生命。尤其是那对在地震后第二天就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更能让人感受到经历过劫难的村民们的强大生命力。最后他们没有见到扮演两位小主人公的演员,但有人说刚刚看见他们。 观众应该还记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那个可爱的演员小男孩,1990年,灾难降临在他居住的地方,大地震几乎毁灭了当地一切。小演员生死未卜下落不明,阿巴斯在地震后,坐着汽车重返故地,寻找孩子。在路上,导演见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景象,废墟、悲痛的人们、死亡……然而,令导演觉得惊奇的是,人们并没有沉溺于悲痛无法自拔,而是在灾难之后重整心情重建家园。死亡使生者更加珍惜生命,以更加充足的勇气活下去,希望并没有失去,片中比较高潮处,是一对男女在地震后举行婚礼。小演员最终没有找到,给片子积极向上的基调抹上了淡淡的感伤色彩。 幕后制作:该片记录了前往灾区一路上的见闻,获得199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看这部片子,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对人生的感悟从寻找的足迹一层层剥离出来,彷佛跟阿巴斯一起进行了一次远行,时间随着形形色色的风景在平静中不易觉察地缓慢流逝,蛮有意思。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称阿巴斯的作品“无与伦比”,这句评论是否太过此处不予界定,但从这部片子里,阿巴斯的从容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确实够得上大师的封号,对生命的思考是阿巴斯永不休止的询问以及创作灵感的来源。此片中有一些场面,会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重现,更体现了电影是“造梦”的说法。该片与之前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及之后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组成“村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