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北方的高原上,黄河画出一个硕大的“几”字,拥抱着一片古老的土地;七万至十四万年前,河套人曾生活在这里;八百年前,这里留下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后的故事。这里也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是鄂尔多斯... 由鄂尔多斯文旅局出品,中经全媒体承制的三集国家非遗文化纪录片《非遗鄂尔多斯》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CCTV-9)播出,本片共分为三集: 第一集——《草原之魂》,聚焦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中的祭祀文化,从历史中寻觅鄂尔多斯文化深邃、神圣的精神品质。 第二集——《大地之情》,聚焦鄂尔多斯婚礼,呈现鄂尔多斯蒙古族民俗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第三集——《天籁之音》,聚焦鄂尔多斯博大精深的歌舞文化,透过鄂尔多斯民歌,展现鄂尔多斯独特的地域风情和人文蕴藉。 该片围绕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漫瀚调、鄂尔多斯古如歌、察干苏力德祭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了多位非遗传承人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
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集团均坐落于此。而在长春的历史上,这里曾是“伪满洲国”的首都。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宣布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一时间,满清遗老遗少、日本关东军、抗日青年、各方谍报人员汇聚长春,演出了一场扑朔迷离的历史大戏。 事实上,从“9·18事变”的那一天开始,长春的人们从未停息的反抗。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拨开尘封的历史迷雾,发掘和讲述了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里,一群普通人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体现出的是中国普通大众奋起抗争的勇气和民族气节,中国普通人的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基础。 纪录片《长春往事》通过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讲述长春一段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另外,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故事在片中也会有相当篇幅的展现。 《长春往事》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和北京上造影视文化公司联合制作,预计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摄制,由怀柔区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出品的全国首部5集高清长城纪录片《长城内外》,登陆央视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首播。 《长城内外》纪录片具体播出时间为,2014年10月23至25日,每晚22:20首播第1至3集,每晚播出1集,次日14:23重播;10月26日晚23:28首播第4集;次日14:23重播;10月27日晚22:00首播第5集,次日14:23重播。 纪录片《长城内外》共5集,每集时长35分钟左右,包括《寻路长城》、《千年关贸》、《长城居民》、《怀柔天下》、《礼乐四方》,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了怀柔厚重的历史文化。片中,以著名的“北京结”为空间起始点,以长城带从古至今的大融合为时间线索,借鉴长城学、民族学、考古学、植物学、建筑学、“边界、边地与边民”研究等历史学领域内的海内外最新学术成果,站在历史和文化角度重新解读长城,回顾长城内外波澜壮阔的融合历程,力求反映长城大融合潮流中,其历史文化的看点、人文精神的焦点,以及现实意义的热点。 从边地战争到民族融合,长城的内与外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明朝初始,大将军徐达奉朱元璋之命,在反对声中修建长城。我们讲述的不仅有长城内外的战争与和平故事,还有长城在始于冲突,终于融合的宿命中所承担的民族使命! 长城内外第一集:寻路长城 长城内外第二集:千年关贸 长城内外第三集:长城边民 长城内外第四集:怀柔天下 长城内外第五集:礼乐四方
2022年12月16日,于《宝可梦 旅途》节目136话播出后,与《宝可梦 旅途 目标是宝可梦大师》《宝可梦(新系列)》一同公开动画消息,本作预定于2022年12月23日播出。本作描述1997年放送的系列动画迎来至今,小智与皮卡丘「平凡而特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