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将战火燃至捷克境内,一时间硝烟四起。然而,在捷克某个乡村火车站内,却生活着一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乐天派。谄媚且爱养鸽子的站长马克思(Vladimír Valenta 饰)、风流成性的胡比克(Josef Somr 饰)、成天想着与胡比克鬼混的女站员赞妮克(Vlastimil Brodský 饰)以及羞涩的见习员米罗(Václav Neckár 饰)。正因为有了他们,沉闷的乡间小站才充满着欢声笑语。 米罗与女列车员玛萨(Jitka Scoffin 饰)相爱,但在欢愉之时他却发现自己不举!这令米罗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本片荣获196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达吕(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 饰)是一名在阿尔及利亚出生的法国人,如今,他在一处地处偏远的山区学校里担任着教师的职务。某日,一名警察出现在了达吕的面前,将一名五花大绑的犯人默罕默德(雷达·卡特布 Reda Kateb 饰)交给了达吕,这个男人被控告杀死了自己的堂兄,达吕要将他押往临近的村庄接受审判。 这门苦差事令达吕感到非常的头痛,因为他知道,只要默罕默德抵达了村庄,那么等待着他的就只有死亡,他不愿意做这样一个推手,但警察将默罕默德丢给达吕后就离开了,无奈之下,达吕只得带着默罕默德踏上了旅途。一路上,达吕不仅要提防默罕默德逃跑,还要保护他不受死者的亲属的袭击。
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集团均坐落于此。而在长春的历史上,这里曾是“伪满洲国”的首都。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宣布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一时间,满清遗老遗少、日本关东军、抗日青年、各方谍报人员汇聚长春,演出了一场扑朔迷离的历史大戏。 事实上,从“9·18事变”的那一天开始,长春的人们从未停息的反抗。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拨开尘封的历史迷雾,发掘和讲述了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里,一群普通人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体现出的是中国普通大众奋起抗争的勇气和民族气节,中国普通人的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基础。 纪录片《长春往事》通过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讲述长春一段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另外,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故事在片中也会有相当篇幅的展现。 《长春往事》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和北京上造影视文化公司联合制作,预计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4世纪爆发的英法持续超过百年,法国节节败退,大部分国土都被英国占领了。就在这个时候,珍妮(米拉•乔沃维奇 Milla Jovovich 饰)出生在法国的穷乡僻壤中。年少起,珍妮就经常看到各种幻想。一次,她看到幻想并根据指示找到了一把剑,当她带着剑回到家时发现家里已遭英军蹂躏。 珍妮知道是上天安排她来捍卫法国。于是她向当时的皇太子查理(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请求率领一支军队去抗击英军。走投无路的查理答应了珍妮的请求。随后珍妮率领法军节节胜利,查理亦顺利登基。 登基后的查理不再需要珍妮帮助,珍妮在以后的一次战斗中陷入困境但无人来救,她被英军捉住并带到了英国审批……
昭和8年(1933),日本出兵满洲里,脱离国际联盟,在国际上受到空前孤立;国内经济滑坡,人心不安。时军队内部分为“皇道”和“统制”两派,皇道派认为天皇已成为贪污大臣的傀儡,不知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危。因此一部分年轻军官聚集起来,提出“尊皇讨贼”的口号,意图推翻内阁,成立天皇直接领导的军人政府。 昭和11年(1936),以安藤辉三(三浦友和 饰)、香田清贞(胜野洋 饰)、野中四郎(萩原健一 饰)、河野寿(本木雅弘 饰)、中桥基明(うじきつよし 饰)、栗原安秀(佐野史郎 饰)、矶部浅一(竹中直人 饰)、村中孝次(隆大介 饰)等8人为首的陆军下级少壮派军官商议,定于2月26日发动名为“昭和维新”的军人武装政变。 是日凌晨,1500名全副武装的年轻军人冒着风雪冲进了政要的府邸……
影片讲述来自韩国、日本、中国的3名年轻女子沦为日本军队慰安妇后备受蹂躏的不幸遭遇。据制片人张宝荣介绍,导演林睿一次在中国吉林拍片时,偶遇一位当年做过日军慰安妇的中国老婆婆,本片剧本即是在老婆婆口述回忆的基础上改编并加以艺术创作而成。老婆婆现已去世。 本片由韩国新生代演员韩佳英、金美容、Ley领衔主演,其中韩佳英饰演韩国慰安妇,日本艺伎出身的恭子由金美容扮演,Ley在剧中扮演来自中国的丹丹。说起来,Ley和丹丹这个角色还颇有缘分。姿容甜美的Ley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日本人,她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还有一个好听又好记的中国名字“李丽”。这使得她在揣摩和把握角色,塑造人物形象上得心应手。
广袤的非洲土地,奇珍异兽自由奔跑,然而贫穷饥饿、硝烟战火同时充斥着在这片黑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某国停站区内,黑人少年阿古(Abraham Attah 饰)调皮搞怪,和世界上其他和平国度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所拥有的安宁脆弱不堪,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的协议一旦撕破,随之而来的便是呼啸而至的子弹与杀戮。阿古在小小的年纪和母亲生离死别,更眼睁睁目睹父兄被杀害的残忍一幕。他夺路狂奔,在密林中被一支由许多少年兵组成的游击队收留。 游击队长(伊德里斯·艾尔巴 Idris Elba 饰)巧舌如簧,他如仁慈的父亲一般鼓动着不谙世事的少年们拿起武器,享受同类相残的快感。少年过早长大,过早衰老……
这是一个关于忠诚、勇气、牺牲和信仰的故事。罗广顺十五岁参加红军担任司号员,为了找回在一次突围中丢失的军号,他与部队失去了联系。罗广顺把找回的军号和号谱交给母亲,踏上了追赶部队的路......时间到了一九七四年,罗家准备翻盖老屋,意外地在谷仓的砖下发现了一个小坛,罗广顺小心地打开一看,意外的惊喜发生了...... 《我的军号》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以福建宁化县泉上镇老红军罗广茂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用生命保存下来目前最为完整的《军用号谱》为线索展开故事,讲述了红军战士刘广顺在宁化参加红军,成为一名司号员,在残酷的斗争中经历种种磨炼,始终保持着对革命、对司号员职责的忠诚,视军号、军号谱为生命,并通过两代人的努力,把军号谱和一个号嘴保存下来的过程,真实再现了宁化人民光辉悲壮的革命历史。
1947年初冬,一个闯关东回到山东木平嵎峡河村老家的人告诉村民,宋学芝的儿子杨宗贵在东北当了士匪.消息传到宋学芝一家人的耳朵里,做娘的怎么也不相信这件事,因为儿子杨宗贵当年可是投奔八路军了,只是部队开赴东北的这几年里就再也没有儿子的音信.就在杨宗贵在东北当上土匪的消息传遍山东一个叫木平嵎峡河村的同时,一个叫杨子荣的山东籍战士正随所在部队与当地残匪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一次攻打杏树邸的战斗中,杨子荣因成功劝降残匪而被升职为团侦察排班长.一天,杨子荣所在部队收到座山雕的一封来信,信中座山雕让部队三天之内送些衣服和粮食到胡家窝去.座山雕是盘踞在这一带的恶匪头子,在深山老林里已经有十几年的根底.为了除掉这股残匪,杨子荣主动向团长请命要求混进座山雕的营寨,亲手拿下座山雕.经过慎重的研究后,团部同意了杨子荣的请求.杨子荣带着六个同志向茫茫雪原的深处出发了. 此片为讲述杨子荣真实事迹的传记片,戏剧性稍弱。由于是电视电影,制作成本有限,所以视觉效果的呈现上比较一般。有兴趣了解杨子荣本貌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盟军和中国军队决定发动伊洛瓦底战役,以解救陷入重围的数千名驻缅英国军队。 新加坡华侨黄国雄中校接受命令,挑选了一批精壮勇敢的南洋华侨司机和各国抗日志士,组成南洋汽车运输队,并由他率领,向中缅边境进发。 运输队一路上历尽艰难险阻,不但要克服气候、环境和道路的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还冒着生命危险,甘洒热血,粉碎了日军的多次围追堵截。马来西亚华侨马来华、新加坡华侨蔡明权等人以及带着复仇反战心理的日本公民中村信一先后英勇地献身抗日沙场。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正义战歌。 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黄国雄的车队途经千里,终于在指定时间到达中缅边境,与英军派出的查尔顿中校相遇接头。胜利完成了任务。
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德军在位于希腊的一个小岛上修建了巨大的潜水艇油库和秘密的火箭发射基地,尽管已是秋后的蚂蚱,但纳粹们的气焰依旧嚣张,他们残酷的对待战俘,并强迫他们超负荷工作。奇诺(特利·萨瓦拉斯 Telly Savalas 饰)是当地的武装组织领袖,摧毁德军在岛上的一切设备是他的终极目标,被关押在战俘营中的布莱克(大卫·尼文 David Niven 饰),纳特(理查德·朗德特依 Richard Roundtree 饰)和多蒂(斯蒂芬妮·鲍尔斯 Stefanie Powers 饰)看中了这一点,他们和奇诺取得了联系,试图暴力夺取岛屿的控制权。 行动很成功,曾经的战俘营司令里希特(罗杰·摩尔 Roger Moore 饰)如今沦为了俘虏,在众人的劝说下,里希特明白了抵抗的无效,他决定与当地抵抗组织们联手,彻底摧毁德军在岛屿上的窝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一腔热血的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卢·艾尔斯 Lew Ayres饰)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然而当保罗和他的同学们经过训练后,被派往西线参战时,他们目睹到的却是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因伤返乡。可是愚昧的乡民根本不知前线的危急,保罗义愤填膺地向学生陈述战争的无情,西线无战事。他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前线,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经典反战题材影片《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这部堪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的影片,一举荣获1930年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导演用简明精练的镜头再现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也以细腻流畅的手法写活了保罗爱国迷梦的幻灭。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1945年4月,德国纳粹已成强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战火正转向德国本土。绰号“战争老爹”的坦克小队队长唐·柯利尔(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刚刚与战友经历了一场殊死之战,疲惫和愤怒早已胜过了对战争的恐惧。休整期间,从没有过战场经验的打字员诺曼(罗根·勒曼 Logan Lerman 饰)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诺曼对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也无法坦然接受新战友粗鲁暴虐的一面。接到新的任务后,唐带领坦克小队前往下一个城镇作志愿,然而一路上却遭到德军顽强的抵抗。 最残酷的腥风血雨,让诺曼在悲伤、暴怒、惊恐和绝望中迅速成长起来,而他也即将和战友们经历一场最难忘的殊死决战……
公元1645年,清军已经占领明朝半壁江山,南明隆武帝退守福建。当时的台湾被荷兰人占领,国家有难之机,皇帝(徐敏 饰)招见郑森(赵文卓 饰),赐名“成功”,任御营中军都督。由于父亲郑芝龙(杜志国 饰)在反清复明中与皇帝意见相左,隆武帝封郑成功为招讨大将军,赴边关探查军情。十几年后,荷兰人统治下的台湾民不聊生,不断有不甘被盘剥的百姓逃奔而至,郑成功決定收复台湾。一六六一年春末,郑成功率200艘战舰进攻台湾,在何斌的帮助下,郑军绕过鹿门岛浅海,两万多人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荷军面前,荷兵仓皇应战,并将薛良等数名百姓押做人质,声言若郑军不撤就杀人质。何斌欲换薛良遭荷兵打死,薛良随即跳城而亡,郑成功见状怒发冲冠......
二战时期,希特勒命令德军对东欧地区展开大规模袭击,以防止东欧各国联合起来参展。此时的南斯拉夫处在水深火热中,最高指挥官铁托正带着部队在苏捷斯卡河谷附近和德军展开激烈的战斗。由于在武器和地势上德军都占有优势,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解放军损失惨重。大量伤员无法得到应有的救助,同时部队又被德军包围,铁托情急之下向英国发出求助电报。 英国军人代表团一行5人来到铁托的部队。看到南斯拉夫人民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和敌人进行激烈的斗争,原本只是来“观战”的英国军人主动向英国军队提出增援,却遭到了英军以各种理由拒绝。铁托决定就靠自己的军队打赢这场恶仗。 德军下令占领高地,消灭所有南斯拉夫军人,包括随军的家属、妇女、儿童和伤员。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屠杀行为,铁托命令部队分两路冲出敌人包围圈,在击退敌人的同时要保证伤员们的安全。游击队队长尼古拉带着将士们冲杀在第一线,尽管他们誓死保卫自己的同胞,但南斯拉夫军队的伤亡数量还是节节攀升,这其中也包括尼古拉的女友军医维拉。维拉身负重伤,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接受了手术,但并没有挽救她的生命。这个可爱的女战士牺牲后,留给尼古拉的不仅是悲痛,更增加了他对德国人的仇恨。 战斗越来越激烈,德军的飞机不间断地轰炸铁托率领的部队驻地,铁托本人也身负重伤。但战士们没有丝毫的退缩,一直坚守在前线,为了不丢下一个伤员,每名战士都战斗到最后一刻。正是凭借着这种力量,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经过顽强抵抗最终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以弱势战胜了实力雄厚的德国军队。但此刻没有人欢呼雀跃,因为大家知道,战争的胜利是由千百名战士的生命换来的,幸存的人要做的就是完成他们的使命,让南斯拉夫人民彻底从战争中解脱出来!